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陈列保管部副部长郭汉中:专注修复文物40年 让三星堆“活起来”|我和我的祖国
添加时间:2024-10-09 13:55:35
球速体育官方郭汉中,1968年12月生,中国文物修复协会会员,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陈列保管部副部长、文物修复高级技工,从事文物修复工作40年,领导主持十余项省市级文物修复项目,先后荣获“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手”“四川好人”“四川工匠”等荣誉称号,荣获全国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瓷器修复项目三等奖,入围第三届中国质量奖个人受理名单。
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展厅内,游客们或侧耳聆听讲解,或静默驻足观赏。聚光灯柔和光芒下,一件件古老文物静静伫立,宛如穿越时空的信使,默默诉说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博大精深。
喧嚣之外,三星堆博物馆陈列保管部的一间办公室里,却是另一番静谧的景象。郭汉中与团队成员正埋头于手头的工作,他们的身影在柔和的灯光下显得格外专注。
回忆四十载文物修复生涯,郭汉中不断追求修复技艺的极致,以精湛的手艺让每一件文物都得以完美呈现。用一双巧手“唤醒”无数残破的国宝,让人们得以透过这些生动的古代器物,一睹华夏数千年文明的辉煌与灿烂。
这些努力与奉献,不仅让文物焕发新的生机,更让三星堆的文明之光在世界的舞台上熠熠生辉。
年少的郭汉中,满心好奇,日日追随考古队左右,于懵懂中萌生了对文物发掘的热爱。凭借其聪明才智与勤奋,他很快获得考古队青睐,跟随专业导师学习陶器修复。
时间来到1986年,三星堆一、二号祭祀坑惊世发现,大量珍贵文物出土,急需修复人才。当时,郭汉中凭借其挖掘与修复经验,被文物修复大师杨晓邬慧眼识珠,收为弟子,正式加入四川省考古研究所三星堆考古队,踏上“时光匠人”的征途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,三星堆遗址大规模发掘展开,然而出土器物皆遭砸击焚烧,破损严重。修复难度极大,经专家长时间论证,直至1989年才启动修复。当时年仅二十余岁的郭汉中,便是那执手修复之人。
三星堆博物馆内陈列的青铜神树、大立人像、大面具等重器,皆经杨晓邬、郭汉中师徒之手,方得重焕光彩。
他们研发铆接、灌注、塑形补配等工艺,推动国内文物修复技艺发展;在发掘祭祀坑糟朽象牙时,郭汉中创新“蜡模固型”,成功取出百根象牙,解决了环境污染与后续保护问题,开创考古发掘保护新篇章。
时光荏苒,40年弹指一挥间。郭汉中一直默默坚守在三星堆文物修复岗位上,融汇历史学、考古学等多学科知识,创新融合传统与现代科技的修复方法,用双手和智慧让残破文物重焕新生。
这些技法的运用,使得三星堆的青铜纵目面具、大立人、神树等国宝级文物得以完整、生动地展现于世人面前,仿佛穿越时空的桥梁,连接着古今。
如今,经郭汉中修复的文物已达6000多件,他的付出和努力,不仅延续了三星堆文明,也让世人得以领略古代文明的魅力与风采。
三星堆博物馆琳琅满目之中,一号青铜神树犹如璀璨明珠,总能瞬间捕捉住所有人的目光。它巍然矗立,通高达396厘米,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体型最为庞大的青铜文物,堪称国之瑰宝。
然而,谁又能想到,这棵震撼人心的三星堆一号神树,出土时竟是200多块青铜残段。提起众多修复工作,一号青铜神树的修复最让郭汉中引以为傲。
这棵神树高达3米多,出土时枝叶残破,历经千年沧桑。当提起这棵神树,郭汉中记忆深刻,“树干、树枝断裂多处,树座残破不堪,树底盘碎片散落一地,神树的装饰也散落于坑内,几乎无法辨认其原貌。”
然而,面对这重重困难,郭汉中并未退缩。修复过程中,郭汉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并非青铜神树的严重残损,而是他此前从未接触过类似的青铜器。这对他来说,无疑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和探索。
经过反复拼接、预合以及多次专家论证,郭汉中最终决定采用古铜工艺进行修复。“首先要准确判断每件残段的断茬口,再依照神树器物形制、树枝动态走向,力争恢复神树原本神韵。”
“我通过整形、拼接、焊接、着色等修复方法,并改良创新。”郭汉中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,创造塑形补配、黄泥石膏翻模等工艺,既提升修复精度,又保护文物免受二次伤害,让青铜神树得以重现昔日的辉煌。
郭汉中与师父杨晓邬,依据残片特征,逐块分类,探讨辨析,推测原貌。历经6年,青铜神树终得修复,以挺拔之姿展现于世。
1997年,三星堆博物馆开馆之际,青铜神树以其不凡的气度惊艳亮相,赢得世人的赞叹。其3.96米的高度,更使其成为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最大神树,傲视群雄。
“数字化与虚拟展示作为大多数人‘遇见’三星堆的第一步,却是文保修复工作的后期成果。”郭汉中介绍,新一轮考古发掘以来,三星堆取得了重要的考古进展和成果,但出土文物存在各种病害,保护修复任务艰巨。
文保工作者需像“医生”一样,借助现代检测仪器设备对文物进行“体检”,使病害文物恢复健康,达到展示条件。
在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与修复馆内,透过透明的玻璃墙,可以看到修复师们身着白大褂,正专注地操作着各种先进仪器,对文物残片进行细致观察与分析。
扫描电镜、激光拉曼光谱、X射线衍射仪等尖端设备,以及各式各样的矫形工具,令人叹为观止。
“数字化技术不仅助力文物的保存与修复,更深刻影响着研究人员对文物及其背后文化的理解。”郭汉中以1986年2号祭祀坑出土的鸟脚人像为例,数字化技术的介入,让文物保护修复人员得以纠正原有的展陈方式,更准确地还原了文物的原始姿态,进一步拓展了文物修复保护的认知边界。
馆内一系列尖端科技设备对文物进行精确检测分析,为修复提供科学依据。同时,AI技术、三维扫描和3D模型等前沿科技的应用,使得残损文物的三维扫描与拼对工作变得高效而精确,实现了数字化文物修复的新突破。
作为三星堆博物馆的资深修复师,郭汉中深度参与了全部8个祭祀坑的发掘工作,并见证了文物修复领域的变化,“从过去的‘一穷二白’到现在的科技助力,文物修复的精细程度和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。”
“修了一辈子文物,对每一件文物都有责任感、使命感和紧迫感。每一件文物修复完成得以展出,都让我们心中尤为自豪。”郭汉中说,文物不断被发现、发掘和修复的过程,蕴含着强大的力量,激励着他将修复技术传给更多的年轻人。
作为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领域的领航人,郭汉中不仅在本职工作上深耕细作,更将“传、帮、带”视为己任,不遗余力。他将自己的文物修复知识和实操技术,如同珍贵宝藏一般,奉献给年轻一代。
在郭汉中的精心雕琢下,这支修复团队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技术精湛、才华横溢的文物修复精英,他们成为行业内的翘楚,为文物修复事业注入新的活力。“三星堆的国宝琳琅满目,我这辈子是修复不完的,但我有幸培养了一批徒弟,他们可以继续我的事业。”
如今,三星堆文物修复团队已经成功完成了新发掘的近4000件文物的修复工作,而大量的修复任务仍然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。一代又一代的文物修复工作者,通过不间断的传承与钻研,让更多的文物焕发出新的生命。
2023年7月,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正式启用,新馆的展陈面积达到22000平方米,陈列展出1500余件(套)最具代表性的三星堆文物。
随着“三星堆热”的持续升温,这座西南地区最大的遗址类博物馆单体建筑,以它宏伟的规模和独特的魅力,吸引无数游客目光,成为海内外游客了解古蜀文明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。
这惊鸿一瞥千年重逢的背后,是代代文物修复工作者的接力努力,跨越过往,延续未来。